HYNTOOR腮红膏的常见成分和功能,以及不同色调之间的主要区别:
核心配方(大多数/所有色调通用):
- CI 77891(二氧化钛):白色颜料和紫外线过滤剂。提供遮瑕力、遮盖力和亮度。是面霜的主要基质。
- 双-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-2:润肤剂,皮肤调理剂。带来丝滑柔滑的触感,并有助于结合色素/油脂。
- 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:源自椰子油的轻盈润肤剂。带来顺滑、保湿和不油腻的触感。
- 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:润肤酯。改善涂抹性,减少粘腻感,提升质感。
- 合成蜡:提供结构、厚度和润肤效果。有助于形成乳霜基质并稳定色素。
- 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/聚二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:有机硅基成膜剂/增稠剂。带来顺滑的涂抹体验,防水,并帮助颜料均匀地附着在皮肤上。
- 苯基三甲基硅油:有机硅润肤剂。具有优异的滑爽性、光泽度和防水性。
- 二甲基硅油:有机硅润肤剂。抚平肌肤,抚平细纹,增强防水性,并改善延展性。
- 聚羟基硬脂酸:增稠剂、稳定剂、表面活性剂。有助于均匀分散颜料,并稳定油/蜡相。
- 氢氧化铝:遮光剂、粘度控制剂、pH值调节剂。有助于稳定配方并控制质地。
- 微晶蜡:较硬的蜡。为乳霜基质增加结构、硬度和润肤性。
- 硬脂基二甲基苄基铵水辉石:有机改性粘土矿物。增稠剂和悬浮剂,防止颜料/油分离。
- 二甲基硅基化二氧化硅:经硅酮处理的二氧化硅。具有吸收剂、哑光剂、质感增强剂(带来顺滑丝滑的触感)、抗结块剂等作用。
- 苯氧乙醇:主要防腐剂。防止微生物生长。
- 碳酸丙烯酯:溶剂,粘度调节剂。有助于溶解其他成分并调节乳霜的稠度。
- 生育酚乙酸酯(维生素E乙酸酯):抗氧化剂。防止配方酸败,并可能对皮肤有益。
- 白桦籽油(白桦籽油):润肤植物油。稳定性高,保湿性佳,带来丝滑触感。
- 鳄梨油(Persea Gratissima Oil):富含润肤成分的植物油。滋养保湿,富含脂肪酸和维生素。
- 蓖麻籽油:粘稠润肤植物油。具有保湿作用(吸收水分),滋润肌肤,有助于色素的结合。
- 透明质酸钠:强效保湿剂。能够吸附并锁住肌肤水分,带来补水和丰盈效果。
- 氢化蓖麻油:蜡质润肤剂/增稠剂。增强结构和润肤效果,有助于稳定配方。
- CI 77491(氧化铁红)、CI 77492(氧化铁黄)、CI 77499(氧化铁黑):彩色颜料。提供主要的腮红色泽(每种颜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)。存在于所有色调中。
不同色调之间的主要区别:
NU01:
- 含有异壬酸异壬酯(轻盈、干爽的润肤酯)。
- 颜色:仅依赖于氧化铁(CI 77491、CI 77492、CI 77499)。
NU02:
- 含有异壬酸异壬酯(轻盈、干爽的润肤酯)。
- 含 CI 15850(红七号色淀):一种红色合成染料色淀。与单独使用氧化铁相比,它能呈现出更明亮、更冷的粉红/红色调。订单表明它是本产品的关键颜料。
NU04:
- 含有异壬酸异壬酯(轻盈、干爽的润肤酯)。
- 含CI 19140(黄5号色淀):一种黄色合成染料色淀。可呈现更明亮、更温暖的黄/橙色调。
- 含CI 15850(红7号色淀):一种红色合成染料色淀。与CI 19140结合,可打造鲜艳的珊瑚色/橙色调。
MV01:
- 基础配方有显著不同:许多核心成分被替换或补充。
- 润肤剂:使用甘油三异辛酸酯、新戊酸异癸酯、棕榈酸乙基己酯、异硬脂酸、肉豆蔻酸异丙酯代替/添加异壬酸异壬酯等润肤剂。可能针对不同的肤质(例如更轻盈/更易晕染)。
- 增稠剂/稳定剂:使用聚甘油-3 二异硬脂酸酯、C20-40 醇、二氧化硅(未经处理)、卵磷脂、聚甘油-3 聚蓖麻油酸酯替代/添加一些常用增稠剂/稳定剂。卵磷脂有助于颜料分散和混合。
- 颜色:含有 CI 15850(红 7 号色淀)作为关键颜料(如 NU02/NU04)。
- 其他:包括聚甲基硅氧烷(挥发性硅酮,带来更轻盈的感觉)。
PK01:
- 含有异壬酸异壬酯(轻盈、干爽的润肤酯)。
- 含三乙氧基辛基硅烷:一种有机硅基偶联剂/粘合剂。有助于改善颜料润湿性、分散性和附着力。提升顺滑度和持久性。
- 颜色:仅依赖于氧化铁(CI 77491、CI 77492、CI 77499)
总体印象:核心配方带来色彩饱满、质地柔滑、持久的腮红,蕴含硅酮,令妆效顺滑,蜡质结构感更强,并添加保湿/润肤成分。MV01 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基础配方,旨在打造独特的质感。NU02 和 NU04 通过合成染料实现更明亮的色调。PK01 添加粘合剂,提升妆效。所有色号均添加护肤油和透明质酸钠,带来保湿功效。
NU01
- 粤G妆网备案号2025093224
- [“CI 77891”、“双-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-2”、“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”、“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”、“合成蜡”、“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/聚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”、“异壬酸异壬酯”、“苯基三甲基硅氧烷”、“聚二甲基硅氧烷”、“CI 77492”、“CI 77491”、“聚羟基硬脂酸”、“氢氧化铝”、“微晶蜡”、“硬脂基二甲基苄基铵锂蒙脱石”、“二甲基硅油二氧化硅”、“苯氧乙醇”、“碳酸丙烯酯”、“生育酚乙酸酯”、“白杨籽油”、“鳄梨油”、“蓖麻籽油”、“CI 77499”、“透明质酸钠”、“氢化蓖麻油”]
NU02
- 粤G妆网备案号:2025093225
- ["CI 77891"、"双-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-2"、"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"、"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"、"合成蜡"、"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/聚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"、"异壬酸异壬酯"、"CI 77492"、"苯基三甲基硅氧烷"、"聚二甲基硅氧烷"、"聚羟基硬脂酸"、"CI 77491"、"微晶蜡"、"氢氧化铝"、"硬脂基二甲基硅油"、"CI 77499"、"二甲基硅油"、"CI 15850"、"苯氧乙醇"、"碳酸丙烯酯"、"生育酚乙酸酯"、"白林南塔斯籽油"、"鳄梨油"、"蓖麻籽油油”、“透明质酸钠”、“氢化蓖麻油”]
NU04
- 粤G妆网备案号:2025093227
- ["CI 77891"、"双-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-2"、"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"、"CI 77492"、"苹果酸二异硬脂酯"、"合成蜡"、"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/聚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"、"异壬酸异壬酯"、"苯基三甲基硅氧烷"、"聚二甲基硅氧烷"、"CI 77491"、"聚羟基硬脂酸"、"CI 19140"、"CI 77499"、"微晶蜡"、"氢氧化铝"、"硬脂基二甲基硅油"、"二氧化硅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物"、"苯氧乙醇"、"碳酸丙烯酯"、"CI 15850"、"生育酚乙酸酯"、"白杨籽油"、"鳄梨油"、 “蓖麻籽油”、“透明质酸钠”、“氢化蓖麻油”]
MV01
- 粤G妆网备案号:2025093221
- ["CI 77891"、"双-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-2"、"苹果酸二异硬脂酯"、"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"、"三乙基己酸甘油酯"、"乙烯基聚二甲基/聚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"、"苯基三甲基硅氧烷"、"合成蜡"、"新戊酸异癸酯"、"聚甘油-3 二异硬脂酸酯"、"CI 77491"、"C20-40 醇"、"二氧化硅"、"CI 77499"、"CI 77492"、"微晶蜡"、"氢氧化铝"、"聚羟基硬脂酸"、"卵磷脂"、"硬脂基二甲基苄基铵锂蒙脱石"、"苯氧乙醇"、"棕榈酸乙基己酯"、"异硬脂酸"、"肉豆蔻酸异丙酯"、"CI 15850"、"碳酸亚丙酯"、 “聚甘油-3 聚蓖麻油酸酯”、“生育酚乙酸酯”、“LIMNANTHES ALBA 籽油”、“鳄梨油”、“蓖麻籽油”、“聚甲基硅氧烷”、“透明质酸钠”、“氢化蓖麻油”]
PK01
- 粤G妆网备案号:2025093219
- [CI 77891]、双-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-2、辛酸/癸酸甘油三酯、苹果酸二异硬脂酯、合成蜡、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/聚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、异壬酸异壬酯、苯基三甲基硅氧烷、聚二甲基硅氧烷、聚羟基硬脂酸、氢氧化铝、微晶蜡、CI 77491]、硬脂基二甲基硅油、二甲基硅油、二甲基硅油、CI 77492]、苯氧乙醇、碳酸丙烯酯、生育酚乙酸酯、白杨籽油、鳄梨油、蓖麻籽油、透明质酸钠、三乙氧基辛基硅烷、CI 77499”,“氢化蓖麻油”]